“標準化是我們值得為之奮斗終身的偉大事業,推動我國標準走向世界是我們責無旁貸的使命。”剛剛卸任的國際標準化組織(ISO)主席張曉剛博士在1月15日召開的全國標準化工作會議上做了情真意切的演講。
張曉剛博士于2013年9月成功當選ISO主席,任期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。作為任職這一角色的中國第一人,三年來,張曉剛致力于完善ISO治理,提升ISO的影響,推動ISO與其他國際組織和ISO成員之間建立更加緊密的合作伙伴關系,以開放、合作、積極的態度來推動ISO成員和組織的共同發展,不斷推動ISO標準為世界經濟、環境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更重要的貢獻。 在張曉剛卸任之后,ISO秘書長塞爾吉奧?穆希卡先生專門代表ISO向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來感謝信,盛贊張曉剛博士對ISO的巨大貢獻:“張曉剛博士的貢獻贏得了ISO中央秘書處、ISO成員以及更廣泛的ISO大家庭的高度認可和普遍贊譽,在張曉剛博士卸任ISO主席之際,我謹代表ISO中央秘書處及ISO大家庭向張曉剛博士三年來的努力和貢獻表示衷心的感謝!” 張曉剛在演講中表示:在這三年里,我非常關注中國與ISO的合作,也很高興看到在國家標準委的組織和中國標準化同仁的努力下,中國全方位、多層次地參與到標準化工作中,中國國際標準化的能力和影響力得到了顯著提升。令我難忘的是2016年在北京成功舉辦了第39屆ISO大會,大會共有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00多名代表參會,并首次邀請了14個國際組織的負責人參會,大會的高質量、高水平、高成效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贊譽,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發來賀電,李克強總理親自出席大會并致辭,在國際國內產生了強烈而廣泛的影響,大會發布《北京宣言》,讓ISO標準促進世界互聯互通達成了國際共識;大會突出了中國主題,彰顯了中國特色,產生了中國效應,留下了中國印象。我還十分榮幸地以ISO主席的身份主持了2017年5月在北京召開的“一帶一路”峰會,在“一帶一路”進程中譜寫了標準的新篇章。在這三年里中國在ISO標準化的各項事務中更是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,在管理事務方面,中國作為常務理事國積極參與各個重要會議,在ISO治理體系的完善、戰略規劃的制定、主席秘書長的選聘、區域辦公室的設立、標準化新領域拓展等重大議事決策中主動發聲,提出中國方案。首次向ISO中央秘書處總部派出了工作人員并擔任技術管理官員,與ISO簽署了三方行動計劃,設立了國際標準化的會議中心和國際標準化的培訓中心等等,貢獻出了中國力量。在技術活動方面,中國以積極成員身份參加了92%的ISO技術委員會和分技術委員會的工作,主導制定了ISO標準246項,分享了中國標準化的成功實踐,對ISO的貢獻率躍居全球第5位。 “我有一點非常深刻的體會就是,中國的標準化工作今天到了歷史的最好時期。”張曉剛說:“一方面是ISO大會在北京召開,總書記親自發賀電,總理到會做了致辭,在全球160多個成員國的官員當中,引起了極大反響,對中國政府主要領導人能這么重視標準,他們對中國未來在世界上的領導地位更加確定。另一方面,中國進入到今天的質量時代,從過去的重視數量和速度轉向重視質量和效益。而質量的技術基礎就是標準,所以要重視質量,就必須重視標準,我也希望政府部門和中國最優秀的企業抓住這個機遇,讓中國發展的成果能讓世界分享,通過國際標準做出我們更大的貢獻。”
“標準化是我們值得為之奮斗終身的偉大事業,推動我國標準走向世界是我們責無旁貸的使命。”剛剛卸任的國際標準化組織(ISO)主席張曉剛博士在1月15日召開的全國標準化工作會議上做了情真意切的演講。
張曉剛博士于2013年9月成功當選ISO主席,任期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。作為任職這一角色的中國第一人,三年來,張曉剛致力于完善ISO治理,提升ISO的影響,推動ISO與其他國際組織和ISO成員之間建立更加緊密的合作伙伴關系,以開放、合作、積極的態度來推動ISO成員和組織的共同發展,不斷推動ISO標準為世界經濟、環境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更重要的貢獻。 在張曉剛卸任之后,ISO秘書長塞爾吉奧?穆希卡先生專門代表ISO向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來感謝信,盛贊張曉剛博士對ISO的巨大貢獻:“張曉剛博士的貢獻贏得了ISO中央秘書處、ISO成員以及更廣泛的ISO大家庭的高度認可和普遍贊譽,在張曉剛博士卸任ISO主席之際,我謹代表ISO中央秘書處及ISO大家庭向張曉剛博士三年來的努力和貢獻表示衷心的感謝!” 張曉剛在演講中表示:在這三年里,我非常關注中國與ISO的合作,也很高興看到在國家標準委的組織和中國標準化同仁的努力下,中國全方位、多層次地參與到標準化工作中,中國國際標準化的能力和影響力得到了顯著提升。令我難忘的是2016年在北京成功舉辦了第39屆ISO大會,大會共有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00多名代表參會,并首次邀請了14個國際組織的負責人參會,大會的高質量、高水平、高成效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贊譽,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發來賀電,李克強總理親自出席大會并致辭,在國際國內產生了強烈而廣泛的影響,大會發布《北京宣言》,讓ISO標準促進世界互聯互通達成了國際共識;大會突出了中國主題,彰顯了中國特色,產生了中國效應,留下了中國印象。我還十分榮幸地以ISO主席的身份主持了2017年5月在北京召開的“一帶一路”峰會,在“一帶一路”進程中譜寫了標準的新篇章。在這三年里中國在ISO標準化的各項事務中更是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,在管理事務方面,中國作為常務理事國積極參與各個重要會議,在ISO治理體系的完善、戰略規劃的制定、主席秘書長的選聘、區域辦公室的設立、標準化新領域拓展等重大議事決策中主動發聲,提出中國方案。首次向ISO中央秘書處總部派出了工作人員并擔任技術管理官員,與ISO簽署了三方行動計劃,設立了國際標準化的會議中心和國際標準化的培訓中心等等,貢獻出了中國力量。在技術活動方面,中國以積極成員身份參加了92%的ISO技術委員會和分技術委員會的工作,主導制定了ISO標準246項,分享了中國標準化的成功實踐,對ISO的貢獻率躍居全球第5位。 “我有一點非常深刻的體會就是,中國的標準化工作今天到了歷史的最好時期。”張曉剛說:“一方面是ISO大會在北京召開,總書記親自發賀電,總理到會做了致辭,在全球160多個成員國的官員當中,引起了極大反響,對中國政府主要領導人能這么重視標準,他們對中國未來在世界上的領導地位更加確定。另一方面,中國進入到今天的質量時代,從過去的重視數量和速度轉向重視質量和效益。而質量的技術基礎就是標準,所以要重視質量,就必須重視標準,我也希望政府部門和中國最優秀的企業抓住這個機遇,讓中國發展的成果能讓世界分享,通過國際標準做出我們更大的貢獻。”